大境界·2023当代中国书画名家推荐|仲中晓

甘肃画廊联盟网   2023-03-30 14:18:56


艺术简介
 
仲中晓,笔名仲笑、中笑。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浙江省第十二届、十三届政协委员,嘉兴市第八届政协委员、第九届政协常委,嘉兴美术馆(嘉兴蒲华美术馆、嘉兴画院)副馆(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理事,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理事,嘉兴市政协书画会副会长,浙江开明画院院务委员,嘉兴开明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秀水青山鱼儿欢》 180x173cm
 
著有蒲华研究《解读“蒲华竹石册”》《蒲华书画研究》《嘉兴籍画家蒲华书画艺术从嘉兴画派到海上画派研考》《“翰墨遗韵”蒲华扇面研考》《从四条屏诌议蒲华“临、拟、摹、仿”》等,学术论文《浅谈当代美术馆(院)画家的创作方向与价值观》、《嘉兴漫画——中国漫画的摇篮与孵化器》、《当前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方向思考》等。作品入展“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等全国级、省级展览30多次并多次获奖,入编多部全国美展览作品集,作品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作品入编《人文浙江·美术解读浙江历史名人》、《中国当代工笔重彩画家研究文献》等。出版专辑《仲中晓作品》、《仲笑作品选》、《艺术名家仲中晓》、《水墨新锋中国画十家仲中晓作品集》、《只要平凡》等。
 
《郁郁陌上桑》 136x68cm
 
审美认知中的当下表达
——仲中晓绘画艺术初论

文/王学海
 
中晓的花鸟画,在与众多花鸟画中,有什么自我特色?它的当代性,又会在哪里呈现?这是我翻开《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家·仲中晓》画册时,脑中跳出的第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在他的《几度醉花荫》和《芳菲时节》中,有了解答。都说中晓花鸟的艺术呈现上,是以淡为雅,清新为调。然在淡雅以花卉的艺术处理上,我恰是看到了中晓身置众多花鸟画家中,自有的一番心思。首先《几度醉花荫》的构图,不在学西画的层次技巧上,恰在满庭芳香的诗意立足点上,以繁花与竞放,营造着一份境界。而在空白或留白的角落或间隙里,画家匠心独具地以同样淡淡的白,去运作灵动的光,并以这光的晕然与自上而下的射入,增强了画面的气势,若古人所云,淡景还殊众,繁英得自然(唐·姚合)。既然得了自然,那么,画面之势,也便就若云烟雾波般晃动于花卉之间,造就气势斐然之境。果虽只花卉薄叶,恰如万千云朵,灿燃于宇宙自然之间,引诱你的遐想,乘势而上,胸怀间便有渺远之感,任你的审美心灵去画间横斜浮泳。所以,中晓的淡,是以白为心之语,以飞鸟作引线,任你在花中找到真正的“荫”的美所在。同时,中晓的白,又实是有深浅之分的,深在枝,浅在卉,浅深之间,又若几重天的间距,气势中,又自然地呈现出面层次之间的立体美。这样,我们再来看《芳菲季节》,这可不是《几度醉花荫》的简单重复,而恰恰是同样形式的另一创新。说同样形式,是指《芳菲季节》初看的花卉画面,几乎与《几度醉花荫》相差无几,但若你能驻足仔细观赏,那么,你就会马上看到,相同中恰恰有着创新的不同。
 
《秀水家园》 136x68cm
 
这里说的创新,正是指花卉(玉兰)形式的呈现表达,却又有着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美感。创新,一是在于与《几度醉花荫》构图的截然不同。《芳菲季节》的构图,以悬岩的壁作为画面的定势,居高而傲岸。在它的犹若半壁江山的清赭韧质下,才是淡雅的、脆丽的玉兰花。二是《几度醉花荫》是众舞的画面,而《芳菲季节》有独舞或领舞的着意安排,如跳跃于悬壁或说雕凿于悬壁的两朵玉兰,已是独舞或领舞的象征。而一站立的呈俯冲状的两只鸟,则在生动地描绘着两朵玉兰此刻的心情。并且,与之对衬的,不是两朵玉兰身后满缀铺陈于画面的烂漫的花,而是凸显深深的枝叉,才造就了画面花荫芳菲在天涯的那种幽深高远的境界,从而让《芳菲的季节》不再落于俗套,成为中晓独具个性的花鸟画之一。这也应该是中晓在空间处理上,于中国花鸟画的当代性表达。用当下诗人的话来讲,真像一场“最高虚构的雪”,当然,雪的寓意,正在于白,那份被艺术处理下的美的白。
 
工笔小品《惊蛰》
 
《行道树》与《放心的飞》,显然是中晓的又一艺术表达。一个画家要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光坚守传统是不够的,这只能是一个基础功或曰基本准则。你在坚守中要有创新,或要有思想于之时代相呼应的寓意表达,你的作品才不会是一味地描摹传统。《行道树》的画面,显然也是经过几多思考的。以一辆有破旧印痕的车,承载着捆捆叠叠的行道树,这首先就是画的主动性在展陈中闪烁了。它们是初临这个城市的,还是城内施荫已久,今被翻掉将又要被弃抛的树?它又有点像什么?面的寓意,是颇能让观赏者多于思考的一个话题。或许,它会让人勾忆起15世纪商喜的《老子出关》图和当代范曾的《老子出关》图,前者它的清静极致与后及得道之衍伸的社会效果,后者的一改古意,画出飘逸与生活情趣的当下审美性。而中晓这一车的行道树,不管它是入城还是出城,那份车身的斑剥陈迹,那挤堆满车,树梢纷纷向往倾斜,大有溢出倾落之势的陈势,给观众留下的,绝不是一车树而已的单一视觉。至少,它让原本最普通不过的运载,有了引起关注的时代新眼光。并在大力提倡和讲究生态文明的今天,它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的哲学思考,同样适应着这幅画。于此,《放飞的心》也就不那么简单,说不简单,在于劳动后横竖在地上的几双鞋,已不是真正的劳动的鞋,而是带有时尚的、休闲的鞋。
 
工笔小品《立夏》
 
在它们的头顶是满满的,呈岗尖之势的一土筐绿色植物——我们以不确定它是何物为好,这是最好的审美。因为在它的头顶,是一只飞翔的鸟。所以,呈满土筐的植物(叶),因有花的点缀,就不再是凄厉的送别,画家在这里自我选择的造境画面,是用心生绿的那份稚气与心情,它让空间显得那么辽阔,正在于对心情的放飞。它的用意,很明显是要让观赏者走进这个可供你来回游弋的空间,就像这满土筐的绿叶一样,是纯粹的。在这个具有力学的画景里,最底层的鞋,通过土筐的斜直向天之势,通过筐内满满盈盈的绿叶,与顶端飞翔的鸟,共同构成了一气贯通的场景,从而,让放飞的天地更广更宽更为辽远。这或许,又是画家在传统中创新于花鸟画的一种创意所为的当下性。
 
工笔小品《夏至》
 
画家的创作,是以个体的理解,去以社会众多现象中撷取自我所定,在创作中创造新的视觉,并通过展览,再呈一个由他所建构的“我说”的新形态,也由此以美学的形象叙说,予人启迪。中晓的另一类花鸟作品,寓意思想性更为明晰。入展全国美展的《红丝带》是其代表作。《红丝带》的成功,关键在于思想性。《红丝带》是爱,是可能,是随一杆杆树苗本身生发、又牵引树苗无私为众服务而成长的种种。它是静物,在中晓的笔下,让人们明白,静物也有它特殊的功能去影响环境,影响人。当我获知,《红丝带》的创作灵感,来自农村大妈相告,何以行道树上都系上红布条,原来这是个事故多发地段。加上关怀艾滋病者的标志红丝带的常识,农村造房购车乃至过年过节,都会拴上红布条的风俗,红丝带的寓意,就更为广泛了。所以,在一棵棵树苗的根基被包裹得如嫁妆般厚实,一条条红丝带在尖尖的未长叶的嫩枝下神韵飞扬时,中晓创作的《红丝带》,仿佛似一股巨大的激流,把我冲入生活浩荡的洪流中,去体验,去想象,并去力行。它带给我们的,是那种与《论语》与传统家训相关的那份德,那份仁,那份爱。也许,你身边不存在红丝带,但你会宛若自己就是树苗,是被红丝带系着的树苗,将行走在要去以仁、爱、善的付出的这个社会中,在这里,《红丝带》又添有了社会人类学的审美价值。
 
工笔小品《雨水》
 
《红丝带》带给观赏者的另一审美视觉,是你仔细观赏下,那十八棵形态不一的树苗,早已让你的审美视觉逾越了单纯的观赏,让我们在树苗尖细的杆叉弱弱地挺向天空,它与红丝带在大爱氛围飘飞的互动中,进见的是作品本身的隐喻,以及由此生发的多义。它让我们在自觉的体验中,不仅明晓了意义,而且在明晓中还创造着多元的意义。这也正如画家在《红丝带》创作中所说的,“当代美术创作是有时代空间性的艺术行为…当代美术…属于后现代美术范畴…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它表达的深度与内涵…与画家体现出来的人生思考和理解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就此再去看《往事记忆》和《南湖春晖》,前者以略带干涩的淡墨线条的杆篷形态,在传统中引发出当下的追忆,宛若你开着凯迪拉克、特斯拉,在疾飞中回忆起水车老牛,在快节奏的当下生活中,去追寻平衡安谧的田头小浜日子,而《南湖春晖》,则便是另有它说的多义之思了。
 
成扇《利剑苍穹南国花》
 
这样,再回头重看《红丝带》,并参照画家创作的行程:第一步为几条垂丝与蝶,第二步为《往事记忆》,第三步为《红丝带》,第三步之后,又出了《春分》。其实从画面审美而言,《春分》是不容忽视的。在《红丝带》的基础上,画家似乎更注重了笔墨和构图,在朦胧微熹的背景下,树苗的枝杆似乎更加渗入了笔墨的语言,在被调动的略略倾斜交叉的杆影里,在由比《红丝带》更深更黑更柔厚的大块土壤的拱托下,让我们看到的,是一派生机的春光,以及又让我们回到了那个生态昂然的时代,并又像是让我们引颈去瞻望明天更为重视生态文明的时代。所以说若《红丝带》由更多的思想性,带给你多意的诠释,那么,《春分》具更多的艺术性,带给你美学上的震撼。《红丝带》与《春分》是中晓佳作的双峰。
 
成扇《一片旧草天台賦》
 
最后,要说说中晓的人物画,在进入嘉兴画院后,中晓由花鸟画家,突围出来也去画人物,这不能不说有点“鲁莽”。因为在嘉兴画院,有张君谷良的人物画家,其是吴山明的嫡系弟子,不要说他的古代仕女画如何高雅,就拿他的系列嘉兴文化名人的画,如《张宗祥》《弘一法师》《徐邦达》《沙可夫》等,若一座座高峰耸立,一般画家是越不过去的。“鲁莽”的中晓,其实心中是清楚的,当然,这是他心中多少有一点画人物的基础与情结在。二是对嘉兴历史名人的敬仰,也许又是催生他去画人物的一个缘由。不过,从他的二幅人物画《谈迁》与《魂系河山》看,还真的是有潜力去画人物的。先看《谈迁》,对这位明末独一无二的民间史学家,其史学巨著《国榷》原稿被窃,又北上搜罗材料重写,初稿与重写稿,先后化了26年时间完成400多万字的《国榷》。
 
成扇《夜热依然午热同》
 
如此人物,该怎样去画,因古今,毕竟有着文化的差异。从《谈迁》看,中晓首先关注的是观赏视觉中的人物的文化部分。从衣冠的处理,到其端坐之处与手握酒杯的动作,外形的形象,笔墨的叙述,以布衣为主旨,凸显其终身不仕的境遇。尤为特出的,是人物面部造型中,世故之相中构勒出的坚毅之神,在平和又深邃的目光下,令人深感画家赋予人物的意义和精神。让我们领会到,人物在被纪念的同时,他也更具社会性了。所以汉学家安乐哲会说,“在真实的形象,展示(而非表现)现实的形象以及作为表达真实意义的形象之间有一种无法割断的联系”。可见《谈迁》是在画家表达真实意义形象中,还其真实形象,并赋予视觉外的多重意义,使创作(造)中有了只属于艺术而它物无法比拟的崇高精神。另有一幅人物画《魂系河山》,我最为关注的是画面构成中的人物的动作安放与背景的有机配合。画家把这位辛亥革命的斗士,以稳健的双手按住支撑之杖。在一条红廊的背景里,浓浓地聚涌出颐和园被戕的残亘。清白的下袍,衬出残弥的灰黑。
 
成扇《团栾绕树间芳菲》
 
一张饱满沧桑又内敛的脸下,中式短袿亦呈淡淡灰黑色,与之残亘的历史遗物连成一统,显出一身的负重。右上衬映“还我河山”四个字,虽淡淡,恰更为醒目。此幅人物虽无禅宗之味,却实有超越“禅宗”之意。意在齐肩白须之间,洋溢出的那股担忧河山的责任,意在孑然一身却心系河山的擎天之魂。那稳重的躯体,平和的慈祥,垂眉下隐藏而不露的犀利目光,预示着一种高层次的精神力量。画面的构成,也显示了中晓人物画的个人特色:历史的厚重在色彩对比下显示,人物的精气神,在平稳有力的线条下强调。若谈迁,自在但不轻松;若沈钧儒,平和恰又负重。要说笔法,则是直中带钢的线描中,见出厚淳,凝重的面相构成中,明确时代的音颤。是的,中晓的人物画,亦该与花鸟画同步并行。

2022.10.10於海宁
(作者:浙江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原张宗祥书画院院长,海宁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成扇《绿荫粉妆一样浓》
 
成扇《兰生幽谷无人识》
 
成扇《寄语沉埋花底藕》
 
成扇《皂荚枝头早晚飞》
 
 

成扇《竹蝉旦夕鸣》
 
成扇《镜湖三百里 菡萏发荷花》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甘肃画廊联盟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gansuhualang@126.com

2015-2018 gansuhual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陇ICP备14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