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乡土情 扬中华韵——著名画家沈克明访谈

   2018-04-06 00:11:41
        当代画坛观念的转变,带来绘画风格、手法的多样与丰富是有目共睹的。一个更凸显的事实是:一部分画家不再仅仅满足于对传统绘画手法的因袭,也不在沾沾自喜于陈旧程式的模仿,而是以一个当代人的胸襟与当代画家的视角,去直面现实生活与身边世界,从中撷取全新的诗意与创作灵感。沈克明便是这样一位富有创造意识、直面生活现实、用于挑战自我的人物画家。         沈克明的作品,表现最多的是他所熟悉的农村题材,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浓郁淳朴的生活气息。但他的作品又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与照搬,而是一种亲情、乡情的感悟、提取、凝练与升华的结果。最终形成他独有的、富于民族特色的、充满乡土气息和深刻内涵的新风俗画卷。                           解读他的作品,可以发现,沈克明的重彩人物已突破传统工笔画的表现语言,注重造型的夸张变形与色彩上的装饰变化,将民间审美韵味与现代构成意识融进工笔画的表现形式中,强调工笔重彩的写意性和抒情性,所产生的强烈的效果显示了对生命的关注,客观地再现了物象的丰富性、生动性,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取向。

 

沈克明作品 纺车歌 183cmx181cm 2007年         甘肃画廊联盟网: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画画的,是什么让你对绘画难以割舍?            沈克明:从我记事起我就迷恋于画画涂鸦,这些都是孩童时期的天性,而我一直没有停止,持续不断地走到现在。因为我所看到的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很多东西从我眼前掠过都能带给我新奇的感受,让我都有种冲动把它记录下来,我最乐意的表现方式就是用画笔来描绘它。
      甘肃画廊联盟网:看你的作品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人物造型憨态可掬。你为什么会将关注的焦点对准普通的老百姓?哪些地方最能触动您的灵感?         沈克明:我出生在乡下,孩提时代以及我的大半生都是在这里度过。家乡的人和景深深的烙在我内心,最亲切、朴实、醇厚的还是我的乡里乡亲,由于天生好奇,村里哪家结婚或逢年过节杀猪宰羊,上集市凑热闹观稀奇,放学后给猪割草下地干活等,闲暇时间喜欢和同伴们出去玩耍,到河塘里游泳、摸鱼、洗澡、观察成群结对的蚂蚁觅食衔窝,这些有趣的场景为我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奠定了一定的绘画基础。那时候爱看小人书,里面的故事情节和绘画表现使我欣喜不已,时常用纸笔把我喜欢的描摹下来。现在虽然来到了大都市,但我还是有时间经常回到老家看看,家乡人们平凡而又朴素的生活使我魂牵梦绕 和他们在一起能使我倍感亲切和快乐, 他们那种与世无争的亲近随和在城市是很难找到的,我想表现的和我所追求的就是这样的生活。
 

沈克明作品 老瓦窑93cmx123cm 2012年         甘肃画廊联盟网:您的人物画中您主要表现的是人物的哪些特征?您认为人物画的面部刻画对“神似”以及对整个画面的意趣表达上有着怎样的作用呢?         沈克明:中国画这一中华民族独有的古老画种,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优秀的传统和许多独到的地方。中国画的传统美学思想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而现在任何以往时代都没有当代现实生活这样千姿百态,题材、形式、风格的多样化是当代中国画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是当代现实生活的丰富决定的,是当代现实主义艺术精神的一个鲜明表现。题材、形式、风格的多样化是当代中国画家个人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等不同的必然反映,也是其艺术个性的突出表现。         画家的作品表现什么样的题材,往往是形成风格的最内在的原因,画家作品的风格特点,往往与选取的题材有关,画家作品的风格染上鲜明的时代色彩,成为他创作成熟期的代表性力作。美是艺术的生命,是艺术的本质属性,在古希腊“美”这个词和“善”相重叠的,后来波瓦罗说:“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民是我们国家的主流,而农民最具这种“真”和“善”,这是我长期在农村生活中切实体会,他们的憨态和善良是最真实的流露。中国绘画艺术中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创造和审美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其一注重物象空间存在形式结构关系的处理,即对形的描写,是捕捉审美对象的固有特征。其二,我要表达的,写形不是目的,写形是为了传神,以形写神,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其主旨和意蕴在于艺术形象的时空存在形式本身,以表现事物之神为目标,是艺术家形象形似和神似的统一,其表现文本不为感性物质的时空存在形式所局限,超越外在的形态,则是“以神求形”,去寻求形象的“神似”和“意蕴”,使其具有丰富的审美和精神内涵。

 

沈克明作品 马街书会 180cmx178cm2004年         甘肃画廊联盟网:您的画除了表现农村生活风俗之外,亦有其纯美的情感意绪盈溢水墨之间,寄抒物象错落之境,您觉的这一系列的代表作是哪幅作品?其创作背景及灵感来源是什么?         沈克明:“意象”作为中国画艺术最为重要的美学思想和表达方式,其形成由来已久,从原始艺术、青铜艺术到历代民间艺术,文人艺术乃至宫廷艺术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善图必意在笔先”像何景明的“想意象而经营、运精思以驰骛”,我过去的创作主要从工笔重彩画方面表现的题材,多为我所熟悉的乡村生活,以及童年时代所经历过的场景,其间我尝试不同的表现方法,这都是在你可以驾驭的基础上面进行探索,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堤-1998年抗洪记事》、《劈波斩浪》、《勿忘国魂.1935.12.9》、《家园》以及近期画的一些花鸟作品,就是通过不断的观察来发现能打动人的创作欲望和灵感。这样的作品才具有新生命,才能给大家带来新的美的享受。         (甘肃画廊联盟网  编辑小米)           沈克明,1962年出生于河南博爱,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1999年结业于文化部重彩画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河南创作中心创作室主任,河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郑州美协副主席,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书画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家书画院副院长,北京东方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甘肃画廊联盟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gansuhualang@126.com

2015-2018 gansuhual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陇ICP备14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