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周及春秋战国时候的青铜器中,就有着精美绝伦的犀尊、牛尊。两汉画像石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牛耕的图像。汉魏陶俑中,牛的造型已经相当成熟完善。汉魏时期嘉峪关的彩墨砖画里,也有着不少牧牛的图画。应当说,在中国画奠基搭架的时候,牛的图像图画就已经紧贴着时代的步伐在早期中国画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历代以来,画马名家辈出,而画牛高手,亦代有才人。唐人之牛画,已成为画科专题。韩滉《五牛图》是为稀世名笔,光照千秋,是为历代牛画之楷模,唐代戴嵩擅长画牛,有“戴牛”之谓,戴嵩尤擅画斗牛,画史有故事传说。宋代阎次平,画水村牧放图,又画春夏秋冬四时牧放之水牛,确实牛画高手。唐宋时期,牛画挺牛,名画名作辈出。
近现代又有高手再出。
后来,戴顺智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六年,科班出身,硕士毕业,作系统学习,打扎实基础,具有很好的造型本领和深厚的专业功夫。他深入生活悉心探索,特别是他对山民的本真,有着忘不掉剪不断的情感,正是这种对山民有着与常人不同的观察和理解,才形成了他“独持偏见”的创新符号,他将山水画技法以及“天人合一”的理念,融于人物肖像画创作实践之中,其画作画风已为世人所知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十余年前,戴顺智到广西写生,山林乡野道中,忽见有农人牛群迎面而来,牛蹄奋扬,牛背耸动,如山峦之沉厚,如江河之汹涌,气势逼人,气象磅礴,此情此景,顿时令戴顺智血脉贲张,心旌摇动。儿时记忆,现实感动,交融奔涌,牛画图像,近在眼前。这一刻,引发了戴顺智画牛的冲动,成就了今日画坛之“戴牛”。
戴顺智笔下的牛,是山林野溪中无拘无束,悠闲自适的牛。
戴顺智画的牛和可染先生的牛,在精神取向上是通同的,但是在笔法墨韵上却是和而不同的。
戴顺智画牛贵有古意,而又能别出心裁。
如前所述,戴顺智的写实功夫,造型本领,已是明清诸家之不能。戴顺智的孺子牛,人物,山水和牛画的有机交融更是难得。他独特的戴家“牛毛描”,匠心独运,别开生面,真切而细密,质朴而厚实,确实与粗笔写意的一派画风拉开了距离,具备了“戴牛”笔墨的独立审美意味。
当今时代,熙熙攘攘,名利场中,人心浮动。能够安安静静地摆下书桌画案,气定神闲地作画写心,这已经很不容易,而戴顺智就是这样一个安静的画家,他的牛画,具山泽水牛之状,有野性筋骨之妙,不受拘束奴役,在大自然中得其所哉。
戴顺智:1952年生,北京人。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国画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先后被中央美院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美术机构和私人收藏。先后出版《戴顺智画集》、《戴顺智线描集》、《线描造型艺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材《考前素描指导》、《考前速写指导》、《绘画基础入门》、《戴顺智小品画集》、《戴顺智肖像作品集》、《戴顺智水墨画集》等。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甘肃画廊联盟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gansuhualang@126.com
2015-2018 gansuhual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陇ICP备14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