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流露见真性 无碍无掩写素心——李增喜国画作品赏析

甘肃画廊联盟网   2018-04-11 22:06:48
作者:谢冰毅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书画院院长)

增喜曾用画笔记录了军旅时光,他笔下的风华物貌反映并记载了他从艺的心路历程,每一幅作品也都存留着画者的情怀和希望,他的人格操守、志趣追求,笔墨意韵解读了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承传。
李增喜作品
西部风情展现了天、地、人三位一体的自然景观,人是天地灵气之所钟聚,与自然融为一体,视万物一气相通。“空天风雪谁相待,古道无人急独还。”诗一般的画境寄托着他对新疆天山的眷恋,也是他追求雪域艺术的永恒主题。

增喜的漠野驼声具有一种清逸玄远之美。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个清虚空灵的理想世界和他要达到的一个心境澄明与道合一的人生境界,在这个世界里无所不念、不受约束,可以自由驰神运想。他的大漠胡杨融哲思、情思、意象为一炉,意蕴深沉、清逸玄远。有人曾看到增喜的画评价曰:关塞苦寒、粗犷深沉,必有一种西部之歌的慷慨呜咽之音,但从增喜的画里看不到西域之萧象景色,而让人感到的是缘情体物、音响清远、韵度飘扬的一种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壮大气势,那雄浑壮阔的画境,那无尽的沙漠、壮美的冰山、悠扬的驼铃,透出了人走马西来无尽头的豪迈气概。西域疆土,寥廓霜天,増喜早年作为边塞军旅画家,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其物状民情自是了然于胸,故在他作画时常可挥洒自如,一气呵成,时而作品已不再拘于自然之器象,而是遵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艺术宗旨,画“胸中山水”,抒“心中逸气”,重“超然物外”。此亦正体现出了中国画之艺术风骨。 李增喜作品
增喜的工笔花鸟展现了情味极浓的冲淡自然之美。他的山水画虽风云阔大,洒脱不羁,但工笔花鸟表现出的却是“儿女情多”,别样风华。他把自然之情寓于生活之意的花鸟画画得既朦胧隐约、又百转千回,引人产生一种冲淡的联想。松声、花语、鸟鸣与传统笔墨融在一起,用虚实相衬的艺术手法表现难以言状的心绪。其作品或浓郁、或清丽、或爽朗,既讲究神韵,又重视情感。其写意花鸟以书入画,笔精墨润格调清新,籍古蕴今,此亦正是中国画艺术魅力之所在。
李增喜作品 增喜精致的线描具有典雅的建筑之美。线描作品用笔精工、采景博瞻、物象和谐、藻饰华丽。《古都风韵》、《古都洗礼》描写东京汴梁宫闚(kui)市井之物事,以体物胜迹为主流,用笔纤畅、取材宏大、格调绮丽,把对家乡的爱意与七朝古都汴京的画意相结合,具有浓烈的情思氛围。在市井之中洞见慧识代表地域特色之物象,更接近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艺术真谛,画者的精神也随之升华,自然美、建筑美与心境美融为一体。空明纯美的画境体现了他的线描艺术作品已进入了成熟阶段。

増喜作画既注重笔墨气韵、空灵秀逸,又十分重视意境画境、心境和精神境界的营造,由此可以看出他没有丢失中国画艺术所特有的笔墨情趣、诗情画意和中华民族灿烂的道学审美思想文化,这一点在其诸多作品中可以得到验证。 李增喜作品
增喜成长生活在东京汴梁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卷中,他学市井于上河;受花鸟于徽宗;习山水于天山;缘师道于古今,基于故土的荣誉感激发其对艺术的修度。因于这一逐修、渐觉、顿悟而升华为责任感和使命感,亦成为他生存的命脉所在。多年来,增喜固守中国画艺术潜心耕耘,砺练不辍,今渐有所得,可谓天不负人。正如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愿增喜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李增喜,1967年生,古都开封人,毕业于西安陆军学院乌鲁木齐分院,先后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和解放军艺术学院,受教于刘大为、周彦 生、方楚雄等诸多老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南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开封市首届专业技术艺术类拔尖人才。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甘肃画廊联盟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gansuhualang@126.com

2015-2018 gansuhual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陇ICP备14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