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夜——读杨循近作有感

甘肃画廊联盟网   2018-04-11 22:22:16

杨循的画路较广,除了画以传统题材为基础的仕女、高士、精典历史故事外,在描绘现代题材的作品中都流露出十分突出的个人风貌,偶尔也有山水作品面世,同样画得别有一番情趣。 《龙女牧羊图》杨循
《龙女牧羊图》杨循
几年前,我曾为他的作品编过一个小册子——《杨循国画作品选》、画集中绝大部份创作取材于古代仕女,这批画,用墨淡雅,色设简洁,带给人清心明丽的审美感受,象《翠色空蒙》、《团荷晚照》、《雅风》、《月下清吟》、《蕉荫琴韵》,都诗不可多得的佳作。印象特别深的还有一组现代人体,题为少女系列,画得十分轻松,既刻划出少女初初成熟的美感,又流露出质与纯真的天性,让人细细回味。而另一幅巨幅重彩《凉山踏歌》,则让人震撼,画为两张6尺整纸拼接,作品反映金秋凉山的喜悦:画中四位彝族少女在明黄的色彩映衬下笑对观者,一派明丽,一派祥和,人物描绘细腻,四个人的表情虽各有不同,看得出她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收获季节的满足。从少女服饰的变化与色彩运用上,我们不难看出画家对彝族生活的熟悉与理解,看来杨循是能写能工的高手,难怪这件品在全国第二次少数民族画展上获奖! 《荷塘清趣》杨循
《荷塘清趣》杨循
如今杨循又要出一本作品选,嘱我携几句开场白,说真的,虽与其相识多年,但却没有在一起深呆过,知道的,是他下过乡,毕业于大学美术专科,曾画连环画多年,生于小西湖美誉的乐山五通桥,为全国美协会员,现任嘉州画院副院长,仅此而已。

但当我读过画家的《艺途行吟》后,对杨循的为艺之路有了更深的了解,他曾经为了继承传统而苦心游历于顾恺之、周昉、粱楷、陈老莲、任伯年之间,甚至从齐白石的泼墨中吸取灵感。多年的临摹,多年的悉心探究,让他获益多多,他知道描绘时代人物不单是题材问题,作为传统绘画,它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也综合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水准和审美层次,因而他尽力借助古典形式和华美的古装演绎着千古不衰的诗情画意和缠绵的故事。 《红了樱桃》杨循
《红了樱桃》杨循
如今他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批作品,正是他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有了质的提升,也许,他笔下的人物似曾相识,画中的题材也十分熟悉,但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杨循在沿袭他清新自然与古朴典雅的格调外,又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他画的题材有大的拓展,绘画场景逐渐扩大,对人物的刻划更为深刻,用笔设色更为考究,甚至在落款上,也比先前更有变化,正如他在创作随笔中写的那样:“让我的情感在每一根线上流淌,在每一笔渲染间绽放。”这不仅是一种专注、一种凝望、更是非常理情的投入,他的这种创作状态也深深的感染了我。 《落叶知秋》杨循
《落叶知秋》杨循
尽管杨镅的作品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喜爱,他仍孜孜不倦的把创作目光投入生活,他每年都要用大量时间在生活中寻找美,“那太阳照射下通体辉煌的色拉寺,庄重的青海神山圣源,气势磅礴的黄河源头,宽阔无限的若尔盖大草原,苍凉的大小凉山,最不能忘怀的是故乡的小镇小巷......”。这些都让他魂萦梦绕!从他无数册厚厚的速写集中,从他数百张发黄的照片中,从他点点滴滴的文字记录里,我们都可以找他创作的源泉,都可以发现许多激发他“灵光一闪”的创作元素,找到“这些难见的,司空见惯的,回肠荡气,真味无穷的美的信息。”
△《竹林七贤》杨循
  正是这些素材时时让他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不断引起他创作的冲动,于是才有了今天我们读到的这批新作、才有了眼下这许多饱含情韵的流露。对这批新作,我没有多的话想说,但我却长久的在这些画中徘徊,吟咏,享受艺农家带我们走进“清纯宜人,闲适的精神家园。”

秋风己送阵阵寒,画里天地四时春!

愿杨循的艺术再上层楼,愿中国文人画的古风在新时代再放异彩!
阿年           
2011年秋月于嘉州古渡

杨循,男,1955年3月生于中国四川乐山五通桥。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专委会委员,四川省政协书画院人物画专委会委员,嘉州画院副院长,四川省工笔画学会理事,四川工笔画学会乐山分会会长。   作品十余次入选全国美展,曾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铜奖”,第二届全国工笔山水画展“铜奖”,第六次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优秀奖”。   多幅作品联展于中国美术馆、香港等地。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甘肃画廊联盟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gansuhualang@126.com

2015-2018 gansuhual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陇ICP备14000113号